很多人冒雪前来献上花圈花篮
冒雪吊唁者络绎不绝
钱学森遗像
现场
七八百人冒雪吊唁 搭帐篷摆放大量花篮花圈
本报报道 昨天,位于阜成路8号院的钱学森住址的灵堂布置完成,一天内七八百人前往吊唁,很多人冒雪前来献上花圈花篮,众多花篮屋里已无处摆放,工作人员晚上在楼外搭建起了遮风挡雨的篷子,摆放花篮花圈。
昨天来吊唁和送花篮的大多是总装备部...
很多人冒雪前来献上花圈花篮
冒雪吊唁者络绎不绝
钱学森遗像
现场
七八百人冒雪吊唁 搭帐篷摆放大量花篮花圈
本报报道 昨天,位于阜成路8号院的钱学森住址的灵堂布置完成,一天内七八百人前往吊唁,很多人冒雪前来献上花圈花篮,众多花篮屋里已无处摆放,工作人员晚上在楼外搭建起了遮风挡雨的篷子,摆放花篮花圈。
昨天来吊唁和送花篮的大多是总装备部、国家相关部门单位及航天系统的工作人员,钱学森的学生、友人、同事,以及一些社会人士、学生等。负责现场接待工作的总装备部人员称近几天公众可以自由来吊唁。相关人员称,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暂定在本月7日,将在八宝山举行,但最终的方案还需要由有关部门确定再公布。
■冒雪吊唁者络绎不绝
昨天上午大雪纷飞,上午8时开始,阜成路8号院四单元的红砖楼房内,灵堂已布置妥当,吊唁者络绎不绝。五六名警察、武警战士在距离灵堂四五十米远的路边维持秩序,引导不断开来的汽车停放路边,吊唁人员步行走进灵堂。吊唁的人中六七十岁的老者多,与钱学森住同一社区的居民大多步行踩着雪水而来。
一批吊唁人员刚走,马上又有一批来,不少吊唁者还带来了大花篮、鲜花,每个人都是神情肃穆。仅昨天上午,就有三四百人进灵堂吊唁,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不时将吊唁人员送出门来。
随着送来的花圈花篮越来越多,灵堂无法摆放,只能摆在楼道外,而楼道两侧很快也摆放不开,昨天下午开始,几名工人拉来钢管在门外搭建占地五六十平方米的帐篷,除了遮风挡雨,也可以收纳花圈花篮等物品。
灵堂设置在一层靠西侧大约20平方米的屋内,四周都是花篮鲜花,南侧墙上挂蓝色幕布,钱学森照片居中悬挂,照片上方是黑底白字的“沉痛悼念钱学森同志”条幅,照片下方是鲜花。由于吊唁者众多、面积小,进入灵堂的人三鞠躬后即离开,不在屋里停留。
■中国航天界知名专家一一吊唁
现场的总装备部人员介绍,从昨天开始几天内,社会公众可以前来吊唁,不用预约,吊唁时间是每天上午8时至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至5时。现场有警察和武警战士执勤维持秩序并在人多时组织排队、指挥车辆等。总装备部人员称,钱学森的家人身体都很好,关于遗体告别仪式等情况尚等待相关部门确定后再公布。
顶着漫天的风雪,孙家栋、栾恩杰、任新民……中国航天界的知名专家,一个接着一个,前来这里向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深深地鞠上三躬,表达自己的崇敬与悼念。
“两弹元勋”朱光亚的夫人许慧君,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代表朱光亚前来表达哀思。
“光亚因身体原因不能来,一定要我代表他表达沉痛哀思。”眼圈通红的许慧君紧紧拉着钱学森夫人蒋英的手说,“钱老是光亚最敬重的人,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功勋无人能及。”
昨天有很多人自发前来悼念,尤其是与钱学森住同一大院里的人,他们大多在航天系统工作过,对钱学森感情更深,不少是举家来吊唁,有的还带着三四岁的孩子。一位姓郑的老人说,当时他是车间普通工人,每逢过年钱学森都到车间向工人们拜年,待人非常诚恳亲切,至今他还记得钱学森拜年的场景。2002年前后曾在该大院当武警的陈兆武也赶来吊唁,他只在钱学森去医院检查身体时见到过,不过因从小就听说过钱学森的“传奇故事”,陈兆武一直非常崇敬。
此外,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生也自发来悼念,一些大学生、研究生手捧着菊花,“昨天得到消息,心情沉痛,今天就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过来了。” 研究生小王说,钱学森是他们最敬佩的科学家。
昨天上午,钱学森的学生范良藻吊唁后神情悲痛,1956年24岁的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物理力学专业的研究生,与钱学森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上山下乡分配到四川。范良藻说,听到老师逝世的消息,他一夜没睡好,早晨赶来吊唁,看到漫天飞雪,半路上还遇到了折断的大树枝,“一切似乎有天意”。
杭州百姓故园白菊寄哀思
新华社电(记者 裘立华 余靖静)杭州市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一幢两层木屋民居。从屋外的画像下,到天井的台阶上,摆放着一束束寄托哀思的白色菊花。
这是钱学森故居,当年是他母亲的陪嫁品。上世纪60年代,钱学森将它捐给当地政府。10月31日钱老去世后,当地政府决定临时对外开放三天,供人们缅怀。一位街坊告诉记者,两天里有很多人来此凭吊钱老。
提起钱学森,杭州百姓总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简历的第一句话是:“钱学森,浙江杭州人……”在这里,钱学森度过了3岁之前的幼儿生活;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每年都回到这里过寒暑假,其间还因病在杭州休养了一年;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方面的阻力回国后,还特意带妻儿回了趟杭州老家。
如今,钱学森故居修葺一新。大门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墙壁进行了粉刷。大门右上方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杭州市文物保护点——钱学森故居”。
10月31日晚,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向钱学森同志治丧办公室发出唁电,对钱学森同志的逝世表示不胜哀痛,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唁电表示,钱学森同志的崇高精神和突出成就,必将激励家乡人民创业创新,开拓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评价
阅兵导弹在钱老思想下研制
本报讯(记者 樊宏伟)“钱老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去世是我国航天事业乃至我国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的巨大损失!”正在国外出访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许达哲10月31日听到钱老去世的消息,立即通过电话向钱老的家人表示慰问,对钱老的辞世表示深切哀悼。
许达哲满怀深情地说,钱老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作为“两弹一星”元勋,钱老为中国航天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影响和带动了几代航天人的成长。钱老创立并投入毕生精力研究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工程管理理念,在我国航天工业乃至国民经济许多重大领域、国家重大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都得到了成功运用和科学验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新中国盛大阅兵式上向世人展示的新一代导弹武器装备,都是在钱老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研制生产的。许达哲激动地说,我们缅怀他,就要继承他的遗志,大力弘扬以钱老为代表的老一代航天人的崇高精神,继承钱老的系统科学思想并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钱老就是我的亲人”
新华社电(记者 顾瑞珍 吴晶晶 胡浩)1日清晨,北京迎来了正式入冬前的第一场雪。
曾经与钱老共事过的院士、专家,关心钱老的老战友、老朋友,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自发地从北京四面八方,顶着纷飞的雪花,穿过拥堵的车流,来到钱老家中,缅怀这位科学泰斗。
在忙碌的人群中,涂元季略显疲惫。这位在钱学森身边工作了26年的秘书兼学术助手一直陪伴到钱老最后一刻。
“钱老的离去,我们都没有想到。前天肺部感染,发展比较快,血压下来怎么也上不去,最后心脏不行了。他走得很安详。”涂元季声音低沉地说。
“钱老就是我的亲人,就是我的恩师。”从1983年开始做钱学森的秘书到现在,涂元季坦承工作上也不是没有曲折,钱老告诉我一定要准时,要严谨,不能有一点含糊和马虎。“经常在钱老身边耳濡目染,他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悟到好多。”
“是钱老把我改变了,通过他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涂元季说,作为一名科学家,在钱老心中,从来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而且他心中的这个“人”是不分尊贵卑贱的。
“晚年钱老一直在家里,每天还看点报纸,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 在涂元季看来,钱老因为始终持有一颗超乎常人的“平常心”,才得以享受晚年这份难得的安宁。
“在科学上,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都是小学生。”作为科技界的一面旗帜,钱老的这句话也许最能解释他一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他“成天思考的”“念念不忘的”“忧虑的大问题”,就是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领军人才。
钱老一生淡泊名利,在他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心里想的都是祖国和人民。涂元季说,当他看到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时,说“真是心急如火”。
“如果不在钱老身边工作,如果不接受他的言传身教,我就没有现在的思考水平,他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让我能够娴熟地处理面对的一切。”
谈到遗憾,涂元季说,钱老的一生应该说是功成名就,实至名归了。如果说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点遗憾的话,在我个人看来,最大的遗憾也许是莫过于人们对他所讲的东西有许多还不理解。因为钱老的科学思想至少超前我们一般人10年。